骨质疏松疑难病案的合理举措
国内治疗骨质疏松症十多年来已取得了巨大进步,防治骨质疏松药物如阿仑膦酸盐、蛙 鱼降钙素、雷洛昔芬和雌激素等为成千上万的骨质疏松患者带来了骨健康。然而,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面临许多难以决择的困境,如一个55 岁绝经后女性腰椎骨密度T 值-1.5,如何干预?一 个服用阿仑膦酸盐5 年以上的患者,要不要继续用药?一个抗骨吸收药物治疗中的病人仍然发生了 骨折,治疗方案要不要改变?本文就第一个案例进行探讨,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实验数据给出合理举措。 随着数个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双膦酸盐类、雷洛西芬、雌激素和甲状旁腺激素等标志性随机化-安 慰剂对照试验的完成,国内外骨质疏松症病人的治疗,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仍然有许多矛盾困挠着一线临床医师,如某些骨量低下或骨质疏松的患者看似合适的治疗方案却没 有取得理想的疗效。这篇文章里讨论了临床上常常遇到的案例:骨量中度减少的绝经后年轻女性采 取何种措施是合理的。
骨质疏松 骨密度 抗骨质疏松药物
杨红斌 胡朝晖
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324000
国内会议
中国《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诊疗指南》专题研讨班暨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防治进展学术年会
浙江杭州
中文
2007-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