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子机制入手研究HBsAg持续存在的临床意义

本文从分子机制入手,研究了HBsAg持续存在的临床意义。建立了可比的持续分泌HBsAg阳性转基因鼠模型及对照,并用基因谱表达芯片研究了HBsAg阳性转基因鼠肝、肾内各种基因表达谱。结果发现在小鼠肝内43个基因表达=2倍上调,104个基因下调。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了其中10个基因表达趋势,基本符合。结合蛋白组学研究,发现HBsAg阳性主要影响肝组织代谢,而肾则主要表现为对炎症反应基因的影响。肝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的蛋白CyclophilinA,(CyPA)为免疫抑制剂Cyclosporin的配体。在细胞模型中发现细胞内CyPA的下降,而细胞外CyPA则增加。CyPA为一新型的化学趋向因子在应激情况下分泌。
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 病毒核酸 基因表达
闻玉梅
复旦大学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200433
国内会议
2007年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暨浙江省感染病学、肝病学学术年会
杭州
中文
2007-10-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