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利用冠层光谱信息研究大豆和玉米钾素含量和变量施肥的影响

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时相下大豆和玉米的冠层光谱信息对钾素含量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大豆出枝期钾素含量和光谱吸收深度呈现负相关关系,随着生长周期推进,到了开花期和结荚期转化为正相关且相关系数逐渐增加,光谱吸收深度逐渐减小,吸收范围趋于稳定;出芽期随着施肥量的增多,吸收深度也在随之加大。建立了吸收深度反演大豆钾素的回归模型:Y=-1.4174+5.0708X-1.9289X2+0.2157X3,相关系数R=-0.8612;(2)随着发育期的推移,玉米红边位置出现“红移”现象,到开花期时达到最大,一阶微分光谱红边“双峰”现象明显。随着施肥水平的递加(从0水平到2水平),拔节孕穗期红边振幅与全钾含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都在不断增加,到了抽穗开花期,从0 施肥水平到1施肥水平,红边振幅与全钾含量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也逐渐增高,但2水平下,出现回落现象,拔节孕穗期0、1两个施肥水平下与全钾含量呈现较明显的负相关,2水平施肥条件下转变为正相关,到了抽穗开花期则由正相关转变为负相关。

光谱反射率 钾素 生长周期 冠层光谱 大豆 玉米

乔欣 马旭 陈洪立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长春,130025 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广州,510642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航测部,长春,130022

国内会议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大庆

中文

2007-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