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常温干式厌氧发酵水稻秸秆产沼气试验研究

试验将水稻秸秆经白腐菌的预处理后,在常温下进行厌氧干式发酵。对其发酵过程中的生物气产量、pH值、乙酸及甲烷含量等多种关键性指标进行了动态跟踪监测。结果表明,水稻秸秆经过C/N调节和白腐菌预处理后,前45d的累积产气量约占总产气量的80.4%;发酵原料TS产气率为0.457m3/kg。与常规湿式厌氧发酵相比,常温干式厌氧发酵不仅提高了池容效率,而且单位原料产气率也提高了26.9%,产气速率的增加大大缩短了发酵周期,发酵液pH值稳定在6.8~7.5。研究表明厌氧干发酵产沼气是一种技术上可行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式,为水稻秸秆这种难以降解的大规模纤维素类资源利用提供了重要的设计依据和利用途径。

水稻秸秆 厌氧发酵 沼气 资源利用

刘伟伟 马欢 王继先 朱德泉 夏萍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合肥,230036 中国科学院合肥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合肥,230031

国内会议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大庆

中文

2007-08-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