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呼伦贝尔沙质草地风蚀坑下风侧积沙区的植被分带性

呼伦贝尔沙质草地现代风蚀坑主要包括平缓草地的简单风蚀坑、复合风蚀坑和固定沙丘的 简单风蚀坑三种类型。坑后积沙区植被出现明显的分带性,且随风蚀坑及其下风侧积沙体的形态、 尺度而产生变化。在平缓草地简单风蚀坑下风侧积沙体平面形态呈顺风向的舌状,由坑口至原生 草地,积沙厚度顺风向逐渐减小,依次出现沙蓬、冰草和百里香3 个植被带;平缓草地复合风蚀 坑后缘形成具有滑落面的大型流动沙丘,在沙丘背风侧沿顺风向依次出现舌状裸沙带、舌状拂子 茅带及两侧的冰草带;固定沙丘风蚀坑坑后积沙呈裸沙形式穿越沙丘原有的山刺玫和小叶锦鸡儿 两个灌木带,并在裸沙带外围形成舌状拂子茅带。积沙区覆沙厚度是控制植被分带性的主要因子。风蚀坑下风侧积沙区植被的分带性反映了草地植被对风沙活动的响应,即随着坑后积沙体形态尺 度的扩大,相对应的是草地植被由原生向沙生逆向演替的过程。

风蚀坑 坑后积沙区 植被分带性 呼伦贝尔草原 沙质草地 植被分带性

张萍 哈斯 王帅 张素红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

国内会议

2007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

福州

中文

2007-1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