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的学习曲线

目的:评估不同阶段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Laparoscopicpyloromyotomy, LPM)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infantile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 HPS)的手术效果,探讨该术式的学习曲线。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小儿外科2001年4月~2006年4月5年间,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的120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手术由同一手术小组完成,以每30例手术患儿为一手术的学习曲线阶段,比较4阶段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中转开腹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分析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 结果:4阶段手术患儿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明显差别(P>0.05)。早期30例手术平均时间为35(35±12)min,术中2例幽门粘膜损伤,中转开腹率10%,术后2例合并脐部戳孔疝;后期90例手术平均时间为15(15±6)min(P<0.01),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无一中转开腹。各组患儿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的学习曲线大约为30例,随着手术经验的逐步积累,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手术并发症亦明显减少。

幽门狭窄 腹腔镜 学习曲线 幽门环肌 环肌切开术 并发症

赵晓波 李索林 周薇莉 孙立宝

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 唐山 063000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外科 石家庄 050000

国内会议

2007年全国首届微创小儿外科学术研讨会

天津

中文

43-45

2007-08-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