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院2005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本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其规律和科室分布情况,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及提高科室上报率。 方法:对本院收集到的264例ADR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 结果: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比例最高,位于前3位的是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其次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用药与中药或中成药。抗感染药物中DDDS排居前三位的为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和喹诺酮类环丙沙星。中枢神经系统药物DDDS排居前三位的有两个为解热镇痛药,喹诺酮类药物和解热镇痛药物在临床上使用频度较高,中药或中成药中心脑康、活血止痛胶囊、消痛贴、枣仁安神和百蕊片的用药频次较大,但中药或中成药发生ADR的品种较多,每一种药物发生ADR例数很少。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害。科室分布差异较大。 结论:加强对用药过程的ADR观察,强调合理用药和ADR监测,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不良反应 报告分析 合理用药

蔡和平 王卓 徐慧欣 黄瑾 胡晋红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部 上海 200433

国内会议

第六届全国青年药师成才之路论坛

上海

中文

85-92

2007-11-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