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降雨径流的初期冲刷:对污染控制的启示
随着全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公路降雨径流污染近年来日益得到关注,我国在1996年就已经把路面径流造成的环境污染作为评价地表水环境污染的因素之一。由于公路降雨径流是一个典型的非点源污染源,其在排放时间上不连续,排放地点上不集中并强烈依赖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因此其污染控制和治理都比较困难。其污染控制和治理都比较困难。然而在公路径流的排污过程中,一般在径流的初期便排放了占总负荷大部分比例污染物,即存在初期冲刷(First Rush)现象”2”。该现象的存在使得公路径流污染的低成本控制成为可能,因为处理初期冲刷的径流比处理圣部径流要经济的多。本文以广州地区公路径流污染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公路径流中主要污染成分负荷的初期冲刷特征,并根据分析结果定量给出了实际意义上的初期径流时间和初期径流对应的降雨量,为基于初期冲刷的公路径流污染措施的合理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污染控制
公路 降雨径流 地表水 环境污染
甘华阳 卓慕宁 李定强 周永章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224-228
2007-11-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