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例膜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心律失常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其防治措施。 方法:对356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患者在介入治疗术中、术后7天、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心律失常进行记录和分析。 结果:在术中新出现的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35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2例,右束支传导阻滞15例,左束支传导阻滞4例,窦性停搏2例,窦性心动过缓10例,房室传导阻滞14例,其中2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在术后7天内发生的心律失常患者:房性早搏1例,室性早搏3例,阵发性室上速2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6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5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例,2例经股静脉插入人工心脏临时起搏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共有2例新发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结论:心律失常是VSD封堵术的常见并发症;术中操作规范、及时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和避免心律失常的发生。
心律失常 室间隔缺损 封堵术 介入治疗 治疗效果
周谨 王震 张密林 解启莲 高磊 额尔敦高娃 谭惠莲 刘凌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河北医科大学先天性心脏病诊疗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31
国内会议
石家庄
中文
130-134
2007-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