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杀蚜虫真菌的筛选研究

用来自不同地方的蛹草拟青霉(Paecilomyce militaris L; Sp,PL),蝉拟青霉(P.cicadae (Miq.) Samson),玫烟色拟青霉(P.fumosoroseus (Wize) A.H.S.Br.& G.Sm),环链拟青霉(P.caterniannulatus Z.Q.Liang),斜链拟青霉(P.cateniobliquus Z.Q.Liang),细脚拟青霉(P.tenuipes(pech) Samson),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als.-Criv.) Vuill.),布氏白僵菌(B.brongniartii (Sacc.)Petch)共15个菌株,通过培养产孢制成浓度为1×10<”7>个/mL孢子悬浮液,接种感染2~3龄的甘蓝蚜(B.brassicae)验其致病力,结果显示,在处理第7天后有7个菌株的累计杀蚜率从60.00%增加到97.78%。综合分析生长速率、产孢量、萌发率、胞外多糖含量等因素,简要讨论了这些指标与其致死率的关系,并进一步验证了环链拟青霉、蛹草拟青霉、斜链拟青霉在生物防治上的应用潜力。

拟青霉 白僵菌 杀蚜虫真菌 生物防治 致病性筛选

罗力 刘爱英 邹晓 胡海燕 申吉秀 金荣煜 朴海雄

贵州大学真菌资源研究所,贵阳 550025 韩国延世大学,首尔 120-749

国内会议

第八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

长春

中文

310-315

2007-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