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真菌感染高危患者体内分离念珠菌情况调查及深部念珠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院内深部真菌感染高危患者中念珠菌的分离情况以及深部念珠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对血液科、老年科和ICU病房2004年5月到2005年4月入院的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周,每周1次的便、尿、口咽部混合唾液或拭子真菌培养,对临床怀疑深部真菌感染者进行血、痰或无菌体液、活体组织的真菌培养检查。对出现深部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和未出现深部念珠菌感染的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深部念珠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共入组440例患者,其中152名患者分离到426株念珠菌,白念珠菌占67.4%,其他念珠菌为32.6%。共61名患者出现定植,主要为白念珠菌。对193名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种及2种以上广谱抗生素应用(OR=16.204;95%可信区间,2.005到130.980),念珠菌菌落定植(10.636;3.743到30.222)和应用尿管(4.285;1.399到13.127)是深部念珠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深部真菌感染高危患者体内分离的念珠菌中白念珠菌仍居首位。2种及2种以上广谱抗生素应用,念珠菌菌落定植和应用尿管是深部念珠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广谱抗生素应用的应用影响最大,其次为念珠菌菌落定植,应用尿管位于第三。
深部念珠菌感染 危险因素 菌种分离 真菌培养检查 logistic回归模型 广谱抗生素
余进 安友仲 李若瑜 张敏 许蔚林 欧晋平 王峰蓉 刘方 任汉云 黄小军 宋以信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61-64
2007-03-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