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CCSD石英脉和东海水晶中的流体和固体包裹体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作者等在CCSD石英脉及其磷灰石包体中发现了大量固体包裹体,系统的矿物学研究显示它们主要为独居石、磁铁矿、赤铁矿和含Sr的重晶石。这些包裹体的长轴与磷灰石C轴近乎平行,说明它们可能与磷灰石基本同时形成。独居石的Th-U-Pb定年得出这些包裹体的形成时代为202±28Ma,因此它们主要形成于折返板块的退变质和重结晶。CCSD石英脉中大量赤铁矿包裹体的出现,以及赤铁矿与重晶石的共生,显示CCSD石英脉形成时其氧逸度较高,远高于SSO。这些石英脉和水晶可能主要是由俯冲板块折返和减压过程中释放的富SiO<,2>流体结晶而成。这种高氧逸度和富SiO<,2>的流体在上升过程中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氧化剂,导致汇聚板块上较高的氧逸度。

CCSD石英脉 磷灰石包体 固体包裹体 流体包裹体 地球动力学 赤铁矿 高氧逸度

孙晓明 徐莉 孙卫东 梁业恒 翟伟 梁金龙 汤倩 李爱菊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州 510275 中国科学院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实验室,广州510640 中山大学-有色金属华东地勘局隐伏矿床勘查研究院,南京 210007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州 510275 中国科学院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实验室,广州 510640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州 510275 中山大学-有色金属华东地勘局隐伏矿床勘查研究院,南京 210007

国内会议

2007年地质流体和流体包裹体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流体包裹体会议

广州

中文

159

2007-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