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比奈芬和伊曲康唑单独及联合应用对暗色真菌的体外药敏试验研究
目的:本试验探讨特比奈芬和伊曲康唑单独及联合应用对54株暗色真菌的体外相互作用。 方法:应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M38-A方案。菌悬液终浓度为(0.4-5)×10<”6>cfu/ml,孵育温度35℃,培养时间5-7d。各药单独和联合应用时的MIC值均为与对照孔相比100%生长抑制的最低药物浓度;药物间相互作用用分数抑菌浓度(FIC值)表示;FIC<1认为有协同作用,1≤FIC<2认为有相加作用,FIC=2认为无相关性,FIC>2认为有拮抗作用。 结果:单独用药时特比萘芬在紧密着色霉、裴氏着色霉、卡氏支孢霉和疣状瓶霉组中MIC的几何均数分别为0.198μg/ml,0.372μg/ml,0.215μg/ml,0.456μg/ml,伊曲康唑在紧密着色霉、裴氏着色霉、卡氏支孢霉和疣状瓶霉组中MIC的几何均数分别为0.232μg/ml,0.323μg/ml,0.186μg/ml和0.315μg/ml。体外联合用药时特比奈芬和伊曲康唑的MIC几何均数低于二者单独应用时的MIC值。在54株受试菌中,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联合应用时,协同作用占29.6%(16/54),相加作用占68.5%(37/54),拮抗作用占1.9%(1/54)。 结论: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联合应用时表现以协同和相加作用为主,很少菌株表现拮抗现象。
特比奈芬 伊曲康唑 联合应用 暗色真菌 体外药敏试验
张敏 万喆 余进 李若瑜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包钢职工医院)皮肤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67-169
2007-03-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