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吸组织学诊断宫颈微偏腺癌探讨
目的:宫颈微偏腺癌,常因常规宫颈活检取材不到位而延误诊断,本文目的在于探讨B超引导下穿刺肿瘤组织,用于早期诊断子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临床疑为子宫颈微偏腺癌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针吸穿刺活检,穿刺标本常规经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常规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采用S-P法(EFA,ER,PR,CA125,Ki-67),镜下观察、分析;再对患者宫颈切除术后肿瘤组织,进行同样常规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并观察、分析;最后对两次得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结果:针吸组织学病理诊断与宫颈切除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相符。 结论:B超引导下的针吸组织学诊断可作为宫颈微偏腺癌早期诊断的一种方法。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宫颈癌 免疫组化 肿瘤组织 病理诊断
周奕琳 李彦敏 马婷婷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病理科 天津 300192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67-69
2007-06-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