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i指数评价兔心肌梗死模型的左心功能研究
目的:探讨Tei指数对兔心肌梗死模型的左心功能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兔心肌梗死模型10只,建立模型前后进行对照研究。使用Vivid 7彩色超声诊断仪,M型超声评价模型建立前后局部心肌室壁运动情况并检测左室收缩功能(EF、FS)。在心尖四腔观用脉冲多普勒超声获得二尖瓣、左室流出道多普勒信号,计算Tei指数。并检测建模前后兔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谱的血清学改变。 结果: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前降支供血区域的左室前壁、前间隔局部室壁运动减弱。模型建立后Tei指数0.50±0.08,较模型建立前Tei指数0.17±0.07明显增大(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型左室收缩功能参数FS、 EF模型建立前分别为26.78±4.67%,56.40±7.53%,与心肌梗死模型建立后测值(19.072±2.73%;43.48±4.94%)比较,有十分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 LV腔明显扩大(13.03±2.26&16.82±5.21, P<0.01)。比较模型建立前后的CK、 CKMB指标,结果显示二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 Tei指数,1995年由Tei等首先提出,又称为心肌作功指数,它同时包含心脏收缩和舒张的间期,综合考虑了心室收缩与舒张,能够全面、综合评价心室收缩和舒张的整体功能。Tei指数由于不受心率、心室几何形态和心脏负荷的影响,且其测量方法简便、无创、重复性高,是识别正常心功能和心功能异常的有效指标。 结论:本实验通过结扎兔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使其供血区左室前壁、心尖部及前间隔缺血,采用M型超声和脉冲多普勒超声比较模型建立前后兔左室功能变化,结果表明M型超声检测FS、 EF能有效评价兔心肌梗死后的左室收缩功能,而Tei指数能综合评价左心收缩、舒张功能。
心肌梗塞 左心功能 动物模型 指数评价
徐亚丽 高云华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超声诊断科 重庆 400037
国内会议
重庆
中文
42
2007-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