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董寨自然保护区发冠卷尾拆巢行为的初步观察
鸟类在繁殖过程中的拆巢行为(nest destruction behavior)迄今仅有少数报道。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工作期间,我们在发冠卷尾(Dicrurus hottentottus)上发现了这种奇特的行为。为此,我们于2007年6月~8月,在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白云保护站(N31.94891°,E114.25495°)对发冠卷尾的拆巢行为进行了观察。发冠卷尾在研究区是一种夏候鸟,年繁殖一窝。野外共观察巢15个,其中自然繁殖成功巢13个,繁殖前期弃巢1个,人为悬挂实验巢1个,累计观察729.85h。观察发现,幼鸟离巢后发冠卷尾的成鸟仍时常回巢并有拆巢行为。对13个自然繁殖成功巢的观察中共记录到回巢行为56次,其中确切的拆巢行为发生频次为0.053±0.029次/h(n=13),占总回巢次数的41.7l%。记录到的每天的回巢行为发生于6:04~19:37之间,上、下午回巢次数分别为0.116±0. 176次/h(n=13)、0.028±0.036次/h(n=12;)。幼鸟离巢25天内,记录至有拆巢行为的巢占总数的92.3%(n=13,指自然繁殖成功巢)。发冠卷尾拆巢个体的身份、该行为在各地种群中是否普遍存在以及这种行为在生态和进化上的意义等问题,尚需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来进一步研究。
自然保护区 发冠卷尾 拆巢行为 鸟类繁殖
李建强 刘阳 林松涛 夏灿伟 张正旺 朱家贵 阮祥峰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北京 100875 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南涩港 464236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280
2007-10-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