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赤腹鹰繁殖生态学初步研究

我们于2004-2007年,在湖北省兴山县、巴东县,对赤腹鹰进行了繁殖生态学研究,共找到繁殖巢18个。研究结果显示:赤腹鹰一般于5月初迁到湖北,迁来后即开始配对、婚飞、筑巢产卵。产卵期从5月初一直持续到6月初,窝卵数3.71±0.73(n=14)。雌雄鸟共同孵化,但以雌鸟为主,孵化期27-28d(n=4)。育雏前期,雌鸟大部分时间在巢中照顾雏鸟,而雄鸟主要负责捕食;至中后期,雌雄亲鸟共同捕食哺育雏鸟,育雏期26d。赤腹鹰繁殖成功率不太高,在被观察的18个巢的55枚卵中,85.45%的卵顺利出雏;雏鸟的63.64%的雏鸟成功离巢,平均每个繁殖巢l.94只(n=18)。导致繁殖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小型不如类、鸟类、爬行类天敌对卵和雏鸟的捕食。在赤腹鹰繁殖期间,存在协助其他个体繁殖的利他行为。

赤腹鹰 繁殖生态 利他行为

马强 苏化龙 肖文发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与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091

国内会议

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

成都

中文

280

2007-10-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