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朱鹮放飞前的野化研究
对再引入释放前的饲养个体进行适应性野化训练,是提高再引入成效的重要步骤。2004-2005年,我们在陕西省洋县华阳镇首次对饲养朱鹮放飞前的野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在释放地建造了一个封闭的大网笼作为野化场所,其中包含野生朱鹮生活的各种栖息环境。两年中各有12只朱鹮在网笼中进行野化。研究个体在释放到网笼之初有不同程度的惊吓飞撞反应,当天不能上树夜宿,不能进入水田觅食。野化过程中,朱鹮能较快的适应网笼内的各种夜宿、觅食环境,并培养良好的飞行、警戒能力。野化前后期相比,朱鹮对水田和沼泽的觅食选择比例以及日间行为节律有显著变化。亲鸟饲养幼鸟、模拟亲鸟饲养幼鸟和人工饲养成鸟对不同觅食地的选择性没有显著差异,但成鸟更容易接受深水环境,而幼鸟能更早上树夜宿。恰当的佩戴无线电发射器、适宜的有害物管理和减少干扰是野化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朱鹮饲养 亲鸟饲养 野化训练 再引入成效 栖息环境 飞撞反应 觅食环境 觅食选择
刘冬平 丁海华 张国钢 路宝忠 楚国忠 王超 刘义 任文明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1 陕西省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洋县 723300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209-216
2007-10-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