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小麦田间杂草发生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

农牧交错区保护性耕作小麦田间发生杂草30余种,杂草发生密度较传统耕作增高31.8~42.6%,杂草发生频度增加13.3~31.6%,二年生及多年生杂草发生程度日益严重。杂草普查(踏查和定点观察法),在借鉴加拿大保护性专家的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化学除草(播后苗前、生长季、收获后)、机械除草(播前、苗期)、人工除草、农业轮作等除草试验研究。试验每个处理三次重复,设对照,随机排列。化学除草在苗期茎叶喷雾用2,4-D丁酯、二甲四氯、护麦、骠马,抑阔宁+骠马、护麦+阔莠克、2,4-D丁酯+骠马除草配伍组合效果比较好,收获后用草甘膦进行秋季灭草效果比较好;机械除草用浅旋+中耕除草效果比较好;机械与化学相结合用浅旋+化学除草及综合除草效果比较好。

保护性耕作 小麦田 田间杂草 控制技术 农牧交错区 发生规律

张德健 路战远 郭跃 程国彦 李淑芳 马旭明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学校,呼和浩特市 010070 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化研究所,呼和浩特市 010010 内蒙古农机局,呼和浩特市 010010

国内会议

2006年中—加保护性耕作论坛

北京

中文

116-122

2006-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