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水工沥青混凝土防渗技术──中国大坝技术发展水平综述

沥青混凝土由沥青、砂石骨料和矿质填料组成,它不仅具有良好的柔性,能较好地适应结构变形,同时还具有优越的防渗性和耐久性,非常适宜于作为水工结构的防渗体。 我国水利工程中采用沥青混凝土防渗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当时甘肃玉门和新疆奎屯等地就采用沥青作为渠道的胶结和衬砌防渗材料,江西上犹江混凝土空腹重力坝采用4cm厚沥青砂浆进行大坝表面防渗。在土石坝方面,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至80年代末,国内修建了一批沥青混凝土面板坝和心墙坝,其中最高的面板坝是1979年兴建的82.5m高的陕西石砭峪定向爆破堆石坝,最高的心墙坝是1974年兴建的58.5m高的甘肃党河堆石坝。 近十多年来,国内水工沥青混凝土防渗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本文对此进行简要介绍。

沥青混凝土 砂石骨料 水工结构 防渗体 空腹重力坝 大坝表面防渗

郝巨涛 刘增宏 陈慧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国内会议

第九届全国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修补与加固技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32-39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