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ypicalteratoid/rhabdoid tumor AT/R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以及鉴别诊断。 方法:采用HE及免疫组化技术对2例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 结果:肿瘤由2种细胞组成:中等大瘤细胞及横纹肌样细胞,前者细胞黏附松散,圆形或卵圆形,胞浆透亮,细胞核卵圆形,染色质细腻,核仁小或不明显;后者细胞较大,胞浆丰富,核卵圆形,泡状,偏位,见明显的伊红色核仁,核周可见包涵体。肿瘤细胞Vim, CK阳性,BAF47/SNF5核阴性。 结论: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好发于儿童,具有复杂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表现。参与肿瘤发生的基因hSNF/INI定位于染色体区带22q11.2,BAF47/SNF5抗体能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基因水平及mRNA水平反应hSNF/INI表达。

非典型畸胎样瘤 横纹肌样瘤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恶性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殷敏智 张忠德 奚政君 吴湘如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病理科 新华医院病理科

国内会议

2007年第十一届全国儿科病理学术研讨会

杭州

中文

64-66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