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影像特征的地方病形成环境研究
利用卫星影像对大同盆地环境地质条件进行了较详细的解译,在此基础上,对盆地中高砷、高氟水的形成作了初步分析。分析认为,高砷、高氟水的形成与所处的地貌、构造、岩性等环境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盆地周边太古界变质岩、中生代煤系地层均为富含砷、氟元素的岩系,构成了砷、氟富集的原生物源。构造断陷盆地及富含有机质的湖积相堆积层,为砷、氟富集提供了相对封闭、半封闭的地球化学环境。盆地中部地形平坦,堆积物颗粒细小,地下水径流滞缓,高砷、高氟含量的土壤和岩石介质,以及当地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构成了高砷、高氟元素富集的水文地质环境。
遥感影像特征 地方病 形成环境 水文地质环境
李巨芬 杨进生 王宇 张晓娟 杨英健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地质中心,保定 07105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87-289
2007-09-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