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多时相TM(ETM+)遥感卫星数据在矿区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以湖北大冶矿区为例

矿区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始终是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遥感作为获取矿区生产基本信息的技术手段,可以在维护正常的矿产资源管理秩序,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针对湖北大冶矿区分布零散的特点,本文采用多时相TM(ETM+)遥感数据,在不同波段组合和铁矿指数(ironoxide)和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等的应用基础上,分析各类地表地物具体光谱特征和空间特征,对于多光谱数据采用基于知识的决策树的方法进行分类。基于不同时相分类结果的变化检测,通过对研究区水体污染、矿区复垦、耕地变化等的定量分析,在建立研究区矿区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知识的决策树方法分层提取矿区土地类型监测矿区生态环境得出的结论是:虽然部分地区水体质量得到改善,水体污染依然十分严重;矿区植被呈现退化趋势特别是在矿区邻近地区更为严重;矿区森林植被在减少而裸地在增加;从1986~2002年停产矿区复垦仅为20%。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的矿区管理措施,矿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可能会更加严重。

遥感卫星数据 矿区 生态环境监测 图像融合 土地类型 水体污染 森林植被 土地复垦

于世勇 陈植华 王焰新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测井与遥感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3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武汉 430074

国内会议

第16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229-231

2007-09-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