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山西平朔露天煤矿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针对山西平朔露天煤矿区在”采剥-排弃-造地-复垦”模式下土地利用/覆盖的特征,将矿区的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划分为未扰动地、正在扰动土地和已复垦土地,在此基础上,利用1986,1990,1995,2002和2005年的TM和航空遥感数据,提取了平朔矿区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覆盖特征,结合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平朔露天矿区1986-2005年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点。结果表明:①矿区土地利用结构由未扰动土地向未扰动地+正在扰动土地变化,形成未扰动地、正在扰动土地和复垦土地并存的特点;②数量方面表现为未扰动土地面积由1986年的36601.0hm2减少为2005年的33379.51hm2,正在扰动的土地面积由1986年的911.25hm2增加到2005年的3206.36hm2,复垦土地面积由1986年的0hm2增加到2005年的926.46hm2。2006~2020年间减少原土地面积4425.8hm2;③在空间演变上明显受到开采顺序和开采规划的限制,并且呈由未扰动土地向正在扰动土地再向复垦土地的梯度推移的变化形式,复垦土地的空间范围逐渐扩大,未扰动土地空间范围缩小。

露天矿区 土地利用 覆盖特征 变化分析 复垦土地

周伟 白中科 李志忠 袁春 叶宝莹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0083 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第16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209-213

2007-09-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