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肠病研究进展

在中国,肝硬化发病率之高令人瞩目。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除了PHG外,消化道其它部位亦可出现类似PHG的以血管改变为特征的病变,1991年kozarek提出门脉高压性肠病(PHE)的概念,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认为与门脉高压所致肠道血流动力学改变密切相关,而因肠道通透性增高所致的内毒素血症在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作用正在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肠病及其相关内毒素的研究进展。

肝硬化 门脉高压性肠病 血管病变 血流动力学 内毒素血症

姚欣 陶杰 徐辉 秦建平

成都军区总医院

国内会议

成都军区第六届消化内科学术会议

北京

中文

89-91

2007-11-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