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亚极干旱地区的荒漠化防治

极干旱荒漠是年降水量低于100mm和湿润度小于0.05的荒漠,被列为“非荒漠化”地区。通常认为,极端干旱的荒漠已经不会再发生荒漠化了,然而,在中国中亚的极干旱地区-塔里木盆地和河西走廊西部,多达300万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受到河水、灌溉渠道或地下水补给的“非地带性”绿洲和荒漠河流沿岸。这些非荒漠的农业绿洲和河岸带经常受到旱化、盐渍化、风蚀沙埋和流沙,即荒漠化的侵袭和危害。本文以该地区最为干旱的塔里木河下游与罗布泊地区为例,表述与分析了该地区荒漠化的原因与机制,并提出了其荒漠化治理的对策。

土地荒漠化 极干旱荒漠 荒漠化防治 水土保持

张新时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国内会议

2003年中国—欧盟荒漠化综合治理研讨会

北京

中文

20-30

2003-10-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