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降解有机物对白腐真菌P450的诱导
白腐真菌的模式菌种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对苯并(a)芘、多氯联苯、二噁英、DDT、氯丹、毒杀芬和三硝基甲苯等许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都有明显的降解功能,其酶学机制是持久性污染物生物降解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大量研究揭示该真菌胞外酶重要降解作用的同时,以细胞色素P450(以下简称P450)为代表的胞内酶也越来越受关注。2004年发表的黄孢原毛平革菌基因组的全序列分析,发现了超过150个功能未知的P450基因(酵母菌只有3个),而且这些基因在典型的培养条件下均能顺利转录表达,然而其具体功能尚未明确。本课题组致力于探究白腐真菌P450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的反馈及其降解功能,本文将报道本课题组对该真菌P450诱导研究的最新进展。
难降解有机物 白腐真菌 黄孢原毛平革菌 苯并芘 多氯联苯 降解功能 细胞色素P450
宁大亮 曾斌 王慧 庄芫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4 长安大学,西安,710054
国内会议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7暨第二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
大连
中文
119-121
2007-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