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中医证候定量化研究初探

目的: 探讨心功能量化指标与中医证候的相互关系,以期制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中医证候辨证的客观标准。 方法: 通过对本院心外科2003年12月至2006年12月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07例患者围术期中医证候规律的观察,并在术后采用Swan-Ganz导管和心脏彩色多普勒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下简称EF)、心排指数(CI)、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等心功能的客观定量指标进行测定,通过建立数据库通过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阐述这些相关指标与中医证候客观关系。 结果: 术前超声测定阳气虚组EF值显著低于其余各组,各组CI值则未见有显著性差异;术前阳气虚组术后零小时(Oh)Swan-Ganz导管测定CI值显著低于其余各组,而在术后24小时(24h)CI显著低于痰浊闭塞组及气滞血瘀组;术后Oh(P<0.01)的显著性突出于术后24h(P<0.05)。而各组的PCWP值则未见显著性差异。术后第一天阳气虚组CI值显著低于其余各组,阴血虚组CI值显著低于痰浊闭塞及气滞血瘀组;术后一周阳气虚组在术后24小时之内CI值显著低于其余各组,而气滞血瘀组CI值显著高于其余各组。术后彩超测量的EF及CI值中,阳气虚患者的EF值显著低于痰浊闭塞组及气滞血瘀组,各组的CI值则未见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术前EF可以作为推断阳气虚证的相对客观定量指标之一,而术前阳气虚证患者可能会导致术后CI相对低下。根据术后的CI值可也可以作为虚实辨证的客观定量指标之一,即CI值高者多表现为痰浊闭塞及气滞血瘀证,CI值低者多表现为阳气虚阴血虚证,阳气虚患者的CI值相对比阴血虚患者为低;术后24小时之内的CI值可能可以作为推断术后一周时中医证候演变的客观定量指标之一,即CI值较低患者在术后一周多见阳气虚证,而CI值较高患者在术后一周更多见气滞血瘀证。术后EF可作为推断阳气虚证的客观定量指标之一。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围手术期 中医证型 定量指标 统计软件

林宇 阮新民 王侃 江巍 胡佳心 陈晓伟 林冬群 吴焕林

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 广州 510105

国内会议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

广州

中文

106-110

2007-07-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