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发病机制探讨

目的: 探索急再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ATG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74例急再患者与55例正常人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30例ATG治疗患者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结论: (1)与正常组相比,急再各组的总T淋巴细胞、总B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组高,而CD56+、CD3+DR+百分比均较正常组低。(2)ATG治疗有效患者(24例)治疗后CD8+、CD56+、CD3+DR+百分比增加,CD4+、CD4+/CD8+比例下降。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学 发病机制 流式细胞仪

姚佳峰 刘锋 麻柔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

武汉

中文

65-68

2007-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