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条件下土层变形特性研究

长江三角洲(南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和浙江省北部的杭(州)嘉(兴)湖(州),总面积30,340km<”2>,地势低平。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已超越行政上的省界,形成区域性的巨型水位降落漏斗。20世纪90年代末,长江三角洲(南部)地面累计沉降超过200mm的面积已近10,000km,在区域上连成一片。地下水开采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造成区域内形成数个次级地面沉降中心,沉降最严重的是上海,其次是苏锡常平原,再次为杭嘉湖平原。2005年,上海最大累计沉降已近3.00m。 本文根据大量的水位和分层标监测资料,系统地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过程中各土层的变形特征.为建立区域地面沉降模型中的土层变形模型提供依据。

长江三角洲 地面沉降 土层变形 地下水位 巨型水位降落漏斗 分层标监测

张云 薛禹群 吴吉春 叶淑君 魏子新 李勤奋 于军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210093 上海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200072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南京,210018

国内会议

第二届全国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3-38

2006-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