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杯纺纱机的主要性能及设备选型
从1937年丹麦伯塞尔森发明转杯纺纱以来,20世纪60年代中期捷克研制推出了实用机型,投入工业化生产。继后欧美、日本众多厂商进一步开发,使转杯纺纱逐渐成熟,形成了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等众多机型。目前,世界转杯纺头数已占环锭纺锭数的5%,而转杯纱的产量按重量计已达环锭纱产量的40%。转杯纺具有纱线的优良性能,其与环锭纺相比工序缩短,生产率和效益高,可以改善生产环境,有利于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等诸多优点,很适合我国国情,是我国今后十年纺纱品种发展的重点。我国目前棉纺纱锭约3000万锭,转杯纺仅占到2%,如果到2010年达到目前的国际平均水平,尚有100万头的发展空间。用较为先进的转杯纺继续淘汰部分落后的环锭纺纱锭,有利于增加我国纺织工业的技术含量,拓宽品种,提高我国纺织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生产转杯纱对纺织企业来说,首先是设备的选用。到目前为止,选择转杯纺纱机主要考虑哪些技术经济性能呢?笔者主要提供以下十点供参考。1.转杯转速;2.分梳、输送纤维的能力;3.适纺纱号和纤维长度范围;4.引纱速度和牵伸倍数变换范围;5.空气动力;6.卷装;7.工艺参数控制方式;8.操作自动化;9.纱线质量和生产状况的监控及故障诊断系统;10.收益和费用比。
转杯纺纱机 设备选型 技术性能
端木应法 吴予群
郑州蓝雀有限公司 河南嵩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113-118
2002-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