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学龄儿童零食行为研究
目的:了解成都市9-12岁儿童零食行为现状及问题,为指导儿童零食合理消费提供依据。 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成都市两所小学4-6年级学生1290人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近期的零食相关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测量儿童身高、体重,计算其BMI值,初步分析儿童零食行为与肥胖的关系。 结果:被调查儿童进食零食频率在3次/天以内者达90%以上;最常吃的零食品种首选水果(54.1%),选择高糖、高脂、高盐零食(冰激凌、糖果巧克力、膨化食品和油炸食品等)者达93.7%;选择零食的依据主要是:味道(83.4%)、营养(52.2%)、父母准备(17.7%)和家人常吃(15.0%);在非饥饿状态下吃零食(感到无聊、看电视、心情不好等)的比例(69%)远远超过因饥饿而进食的比例(31.0%);吃零食时间依次为晚餐前(53.3%),晚餐后(28.7%)和晚睡前(9.2%);零食来源主要是自己购买和父母准备。 结论:学龄儿童零食消费行为仍存在一定问题,亟待引导和改善。
学龄儿童 儿童膳食 膳食结构 零食消费 合理营养
曾果 刘婧 代旋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610041
国内会议
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第八次会议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营养改善与膳食相关慢性病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46-151
2008-01-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