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思路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病理综合征,见于各种心血管疾病。有学者研究统计,HF患者一旦出现典型症状,5年存活率男性为25%,女性为38%,与恶性肿瘤病人相仿。 随着对HF发病机制认识的转变,几乎所有的HF病人都应常规接受三类药物的联合治疗:利尿剂、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许多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已经证实,这些药物对改善心衰病人的长期预后是有益的,但其预后仍不十分乐观,再住院率及死亡率仍较高。 心力衰竭属中医“心衰”范畴。中医注重整体机能的调理和纠正心衰所存在的阴阳失调,以从根本上纠正心衰的病理、生理基础,适于长期使用,因而在心衰的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邓老提出的“五脏相关”学说,反映了人体生理、病理功能的活动规律,根据邓老的临床经验,本文摸索并总结了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各种临床症状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证实其行之有效。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治疗 发病机制 预后因素 病理生理
邹旭 梁蕴瑜 邓铁涛
广东省中医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6-50
2006-12-2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