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某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不等高双塔连体高层混合结构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根据钢材与混凝土材料位置关系不同,混合结构经历了由内置关系到外包关系、由组合构件到混合体系的发展过程。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因兼有钢结构施工速度快和混凝土结构刚度大、成本低的特点,被认为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之一,研究人员对其受力特点进行了研究。然而,近年来又出现双塔连体的高层混合结构体系,其结构受力特点及动力反应特点更为复杂,有必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本文针对某100米高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不等高双塔连体混合结构,进行了1/15整体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详细介绍了试验设计、传感器布置、试验过程及模型结构试验结果,并对原型结构动力反应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在7度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基本满足我国现行规范限值1/800的要求;结构基本处于弹性阶段,没有明显可见破坏,满足”小震不坏”的抗震设防标准。在7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最大层间位移角满足我国现行规范限值1/100的要求;筒体开裂比较明显,连体桁架构件屈曲变形也很普遍,结构自振频率有较大下降,但结构能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标准。建议:增大主塔连体以上2-3层的刚度和强度,增大副塔筒的抗侧刚度,以改善整体结构的抗扭性能等。

钢组合结构 核心筒 塔楼连体 高层建筑结构 混合结构 振动台试验 结构试验

周颖 吕西林 卢文胜 陈林之 黄志华 万月荣 何志军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 200092

国内会议

第十一届高层建筑抗震技术交流会

昆明

中文

196-203

2007-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