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联合卡铂溶液瘤内注射治疗肝肿瘤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RFA联合卡铂溶液瘤内注射能否提高RFA单针消融的范围和效果,效果提高的程度与卡铂溶液的浓度是否存在量效关系,以及产生的消融灶的大小及形状特征,并探讨其副作用及可能的机制。 材料和方法:采用HiTT外循环水冷式射频治疗系统,分别进行离体猪肝实验和活体动物实验,分别使用生理盐水、4g/L和8g/L卡铂溶液作为冷却液进行RF治疗,每组各10例,计算各组类圆率、消融体积,并对活体实验所获得的标本行HE染色及Tunel原位细胞凋亡染色,计算各组凋亡指数。对各组消融灶的体积、类圆率、治疗后严重副作用发生情况以及凋亡指数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离体猪肝实验结果:生理盐水组与8g/L卡铂溶液组消融体积相近(11.44±3.30cm3VS 11.23±1.93cm3,P=0.863),两组消融体积均明显大于4g/L卡铂溶液组(8.23±1.26cm3,P<0.05)。两卡铂溶液组消融灶形状比生理盐水组更接近球形,但是无统计学意义。活体动物实验结果:各组动物间死亡率、严重副作用没有明显差别。各组消融灶旁细胞凋亡指数排列为:生理盐水组<4g/L卡铂溶液组<8g/L卡铂溶液组(P<0.05)。 结论:RFA联合卡铂溶液瘤内注射能够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机制提高RFA治疗的疗效,尤其对RF灶周边可能残留的肿瘤以及大血管周围消融不全的肿瘤有较好治疗作用。
肝肿瘤 射频消融 瘤内注射 卡铂 联合治疗
黎鹏 梁惠宏 陈敏山 张耀军 徐立 张亚奇 李锦清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肝胆外科 广州 510060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26-327
2007-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