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溶液酸度表示方法的比较研究

19世纪80年代,德国物理化学家F W Ostwald和瑞典化学家S AArrhenius提出了电解质的电离理论.在此基础上,人们从化学观点认识到酸和碱的特征,建立了现代酸碱电离理论的概念.Arrhenius酸碱电离理论的优点是适宜处理在水溶液中的酸碱化学,而且还提供了一个描述酸碱强度的依据,既利用测量的H<”+>浓度、酸碱平衡常数K<,a>或K<,b>来确定酸或碱的相对强度.任何物质的水溶液,无论中性、酸性还是碱性,都同时含有H<”+>和OH<”->,H<”+>与OH<”->之积始终等于水的离子积K<,w>.为了确定溶液的酸碱性,人们提出了溶液的酸度概念,即水溶液中的浓度(严格意义上应为活度)称为溶液的酸度。

溶液酸度 酸碱电离理论 酸碱化学 表示方法 H+浓度

刘科伟 曾红梅 鄢洪建 胡常伟

四川大学 化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064

国内会议

第九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

银川

中文

144-145

2007-06-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