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新型Ru@Pt薄膜电极的构建及其现场ATR-SEIRAS研究

如何大幅降低催化剂中贵金属Pt担量和提高其抗CO中毒能力是实现燃料电池走向实用化的重要问题。基于双功能和电子效应机理,Pt基二元合金特别是Pt-Ru合金可能是目前最好的选择。由于电催化发生于表面,合金内部大部分Pt实际上并未被有效利用。作为一最新的解决方案,Adzie等人提出采用金属自沉积的方法,可不加电位下,使Pt层像皮肤一样沉积覆盖于Ru金属表面上,即形成Ru基/Pt肤层结构(简为Ru@Pt)。他们的研究主要针对单晶Ru表面修饰Pt的电极,对Ru@Pt新型功能薄膜上电催化反应的现场光谱电化学研究未见报导。ATR-SEIRAS具有表面信号强、表面选律简单、无传质滞后问题,便于研究上述Ru@Pt膜电极CO及CH<,3>OH电催化氧化特性。 本文采用自沉积方法在红外窗口Si柱的反射面上制备Ru@Pt膜电极,并用电化学及现场红外的方法检测其对CO的催化活性。

薄膜电极 电催化氧化特性 贵金属 铂电极

李巧霞 徐群杰 余爱水 蔡文斌

复旦大学化学系上海市分子催化和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3 上海电力学院环境工程系,上海 200090

国内会议

第十四次全国电化学会议

扬州

中文

838-839

2007-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