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6-(I-Pr)<,2>PhN=C(Me)”<,2>(C<,5>H<,3>N)”CoCl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自从Gibson和Brookhart独立发现,在甲基铝氧烷(MAO)存在下,吡啶二亚胺铁、钴配合物能够高活性的催化乙烯聚合,研究该催化剂体系的反应机理成为当今的热点问题。Gal和Gibson等研究发现钻催化体系中一价钴物种,LCoCl(L=”2,6-(i-Pr)<,2>PhN=C(Me)”<,2>C<,5>H<,3>N)可能是乙烯聚合的活性物种。因此,获得稳定的一价钴化合物成为合成化学家的挑战。本文通过三种不同的还原方法得到一价钴配合物LCoCl,并进行了晶体结构测定和紫外光谱研究。

吡啶二亚胺铁 钴配合物 晶体结构 还原合成法

刘艳艳 俞洁 杨晓娟 吴彪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和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国内会议

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345-346

2007-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