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含二茂铁的4,11-二氢-5,7,12,14-四甲基二苯并”b,i””1,4,8,11”四氮杂环轮烯镍(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表征

标题配合物””Fe(η-C<,5>H<,5>)(η-C<,5>H<,4>)(CO)”(C<,22>H<,21>N<,4>Ni”(1)和””Fe(η-C<,5>H<,5>)(η-C<,5>H<,4>)(CO)”<,2>(C<,22>H<,20>N<,4>)Ni”(2)中,分别有一个和两个电活性的二茂铁(Fc)通过羰基枝接在镍配合物Nitmtaa(H<,2>tmtaa=4,11-二氢-5,7,12,14-四甲基二苯并”b,I””1,4,8,11”四氮杂环轮烯)的亚甲基上。1的晶体结构被确定了,镍与tmtaa的四个氮原子配合,并且与N<,4>平面几乎共面,Ni-N的平均键长为1.866A。镍配合物仍然保持了自由配体H<,2>tmtaa的非平面马鞍装结构。二茂铁儿乎平行于Nitmtaa,Nitmtaa中N<,4>平面与二茂铁中茂基环的二面角为98.5°。由于二茂铁和Nitmtaa之间存在着电子转移,配合物应该具有特殊的电化学性质。相关的研究正在进行之中。

二茂铁 镍配合物 晶体结构 电子转移 四氮杂环轮烯

杨浩 沈旋 朱敦如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南京,210009

国内会议

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

呼和浩特

中文

140-145

2007-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