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激发嫁接效应的应用技术教育培养计划制订方法与实施模式

有学者指出,中国的高等教育似乎是想对两种人才分类培养:职业高等学校为一类,主要强调针对性;大学为另一类,主要强调适应性。实际上,前者类似于培养专才,而后者则类似于培养通才。由于所有类型高等教育都必须同时面对就业要求和升造要求的学生,不同之处仅仅在于这些学生的比例大小而已,因此,两种模式有相互融合的趋势。高等应用技术教育既不同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又有别于高等职业教育,更不是纯粹的职业培训,它在强调针对性的同时,不能忽视适应性的要求。构建能激发嫁接效应的培养计划,不仅能满足服务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求,又能满足职业技能的要求。本文论述了制订具有激发嫁接效应的人才培养计划、高等应用技术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模式—“零距离”模式以及实施效果。

高等教育 嫁接效应 应用技术教育 培养计划 制订方法 实施模式

吴刚 陈兰芳 陈东 游宗君

西南交通大学

国内会议

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

成都

中文

473-475

2006-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