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对呼吸道损害的毒理效应及其生物识别技术
可吸入细颗粒物是当前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二次污染物,尤其是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我国空气质量超标的城市中,68%存在着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问题。本文概述了大气可吸入细颗粒物的污染特征、环境行为及其界面反应作用,表明可吸入颗粒物的环境行为、界面反应与健康效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并且生物识别技术在环境健康的损害认定和评估及预防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可吸入细颗粒物 大气环境 呼吸道损害 健康效应 生物识别技术
丁文军 周桔 伊硕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物系,北京市玉泉路19号(甲),北京 100049
国内会议
沈阳
中文
366-369
2006-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