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甘肃敦煌棉区棉铃虫暴发原因及治理对策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是棉花生产上的毁灭性害虫,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新疆棉区相继大暴发,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棉铃虫在甘肃敦煌棉区虽有分布,但由于棉花种植规模较小,因而在生产上一直未造成为害。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棉花及蔬菜等寄主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虫源量的累积,导致棉铃虫的发生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2002、2003年棉铃虫在敦煌棉区相继大发生,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有效控制棉铃虫的为害,2003-2005年我们对敦煌棉区棉铃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发生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以便为甘肃省尤其是新植棉区制定棉铃虫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敦煌棉区 棉铃虫 棉铃虫暴发原因 防治策略

罗进仓 陈明 魏玉红 刘月英 周昭旭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兰州 730070

国内会议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广西桂林

中文

316-319

2007-1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