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白霉病病原生物学研究
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紫草白霉病的相关报道。通过对辽宁省多个地区的调查,发现此病害发生普遍,紫草白霉病在6月中旬开始出现,8~9月为发生盛期。对紫草白霉病进行了症状描述,并进行了病原物分离、纯化及鉴定工作。对分离得到的菌株按照柯赫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病是由紫草柱隔孢Ramularialithospermi Petr.菌侵染引致。并对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存在差异,以紫草叶煎汁+PDA和PDA培养基为最适;病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0℃,最适为25℃;病菌菌丝致死温度为48℃,10min;氮源对菌丝生长影响明显,蛋白胨为最适。
紫草白霉病 症状描述 病菌生物学特征
孟娜 周如军 严雪瑞 傅俊范
沈阳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沈阳 110161
国内会议
广西桂林
中文
229-234
2007-1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