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物酶活性与苜蓿根和根颈腐烂病抗病性的关系
通过对苜蓿16个品种,采用接种和不接种尖孢镰刀菌两种处理,研究了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苜蓿幼苗叶片和幼苗根部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不论接种与否,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另外,通过实验发现受侵染植株的幼苗叶片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在抗性品种中降低,在感病品种中升高。经过对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品种的根和根颈腐烂病抗病性的相关性分析,苜蓿幼苗叶片中过氧化物酶,不论接种与否。均与抗病性存在显著正相关,酶活性变量亦达到显著正相关。因此可以用幼苗叶片中的酶活性,或接种病原菌后的酶活性或其变量来鉴定和评价品种间对根和根颈腐烂病的抗病性,目前尚未见到过苜蓿上的同类研究报道。
苜蓿根 根颈腐烂病 过氧化物酶 活性差异 抗病性鉴定
李敏权 马静芳 张自和 李金花 柴兆祥 李凤民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兰州 730070 兰州大学干旱农业 生态实验室,兰州 730020
国内会议
广西桂林
中文
193-198
2007-11-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