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吉县地区煤层气富集成藏条件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是我国煤层气含量较高的区域,为了研究其富集成藏规律,笔者对韩城-吉县地区煤层气富集成藏条件进行研究。 研究认为,该区太原组和山西组煤层在中三叠世开始时煤开始变质,热解气开始生成,至延安组末发生的燕山运动第Ⅰ幕,地层短暂抬升,一次深成变质作用和一次生气结束。中侏罗世直罗组到早白垩世沉积开始时,煤的二次深成变质作用和二次生气开始,早白垩世末,为研究区煤系埋藏最大深度时期。中生代构造热事件发生在早白垩世,在深成变质作用基础上叠加岩浆热变质作用,煤变质增高,达现今变质程度,期间生成大量气体。煤变质生烃期与保存条件配置俱佳;后期改造对煤储层条件改变较大,主要是对露头附近影响较大,成藏条件差,对中、深部影响不大,深部与整个鄂尔多斯盆地连为一体,水文地质条件未发生改变,处于滞流状态,仅是由于抬升和第四纪再沉降引起储层压力和含气饱和度降低,中、深部煤层气的生、储、保是处于最佳配置状态。在较系统研究基础上,建立了韩城-吉县地区煤层气成藏地质模型。
煤层气藏 富集成藏规律 配置条件 地质模型 煤层气含量
钟玲文 李彬刚 晋香兰 董敏涛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陕西西安 710054
国内会议
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暨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89-97
2007-06-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