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分子生物学研究
目的:探讨广西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分子机理,寻找放射敏感标志基因。 方法:利用基因芯片等研究不同放射敏感性的鼻咽癌患者和细胞株CNE1、CNE2、CNE3放射治疗前后的染基因表达差异,探讨放射敏感机理,寻找放射敏感标志基因。 结果:发现:1、鼻咽癌放射抵抗组与放射敏感组的基因表达有明显差异,能用差异基因分成放射敏感与放射抗拒两类,准确预测放射敏感性;2、鼻咽癌癌组织及细胞株照射后基因表达有明显差异;差异基因包括细胞增殖、细胞调亡、细胞周期、DNA损伤修复、细胞信号传导、代谢、免疫等,部分是已知与放射敏感性直接相关的基因,如myc,cyclin A1,XRCC5,BRCA1等,大部分是新发现的,如PAD51,CSNKIE,DHX9,SAFB,RABACI,CUTA,PPP1CC,YY1AP1等。 结论:提示1、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差异的机理是很复杂的,是由众多基因组成的网络调控的;2、可用标志基因表达谱来预测鼻咽癌患者放射敏感性。为预测放射敏感性,寻找放射增敏剂,指导个体化治疗打下基础,对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和治愈率具有重要意义。
鼻咽癌 放射敏感性 基因表达谱 基因突变 杂合性丢失 个体化治疗
陈甲信 韦海明 李瑶 郭懿 冯国生 陈可和 程金健 司勇锋 张政 周薇亚 刘时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鼻咽癌研究所,南宁 530021 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上海 200433
国内会议
第二届泛珠江三角区放射肿瘤学术大会暨四川省第四届放射肿瘤专委会第三届年会
成都
中文
31-33
2007-04-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