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技术与防护效果研究
本文结合长江中下游护岸工程实践,运用水槽试验与理论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材料与结构型式的护岸工程效果、破坏机理及适应条件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散粒体材料护岸能很好地适应河床变形,可用于复杂的水流条件与河道边界条件,在满足抗冲性条件下,石料粒径越小,适应河床变形能力越强;排体护岸的整体性较好,但适应河床变形能力有限,影响排体的护岸效果,若将排体与散粒体护岸有机结合,可有效提高排体护岸效果与适应河床变形能力;对于适应河床变形能力差的刚性护岸材料则不宜用于长江中下游水下护岸工程中。
长江中下游 护岸工程 排体护岸 破坏机理 防护效果 水槽试验 散粒体材料
姚仕明 卢金友 周宜林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武汉 430010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南京 210098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432-436
2007-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