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牧区水利建设规模与格局评价
本研究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荒漠化草原鄂托克旗都思图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和2007年流域内水利建设项目启动前后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流域内资源斑块的景观特征,并利用协调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景观格局由原来的随机型向集群型发展,资源斑块数量的消长与排列格局的改变,导致流域内水分亏缺近364.4mm,生物生产力下降53807kg/(a·hm<”2>),景观要素间协调度由63下降为46。由此认为:以集群格局进行草原牧区水利建设不利于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牧区水利建设应考虑景观要素间在能流、物流耦合的生态过程前提下,实现水资源利用与分配;牧区生产力提高的瓶颈是如何把天然降水转化为草原生产力层生态水,以维系正常的草原生产力。
内蒙古牧区 水利建设 灌溉草场 流域景观 协调度评价 水资源利用
高润宏 杨继富 李和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 呼和浩特 010018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44 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呼和浩特 010010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383-389
2007-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