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气细颗粒有机物来源研究-以北京市为案例

采集了北京市冬季和夏季共77个大气细颗粒物样品(PM2.5),分析其有机碳(OC)和元素碳浓度水平,结果表明两者的浓度均表现为冬季高于夏季的特征。采用衍生化预处理和GC/MS分析技术,对PM2.5样品中的颗粒有机物(POM)组分,包括正构烷烃、正构烷酸、糖类、藿烷类、甾醇类等指示物种进行了定量检测,并利用建立的颗粒有机物源成分谱和化学质量平衡模式(CMB)对有机碳进行源解析。结果表明生物质燃烧和燃煤在冬季对北京大气OC有突出贡献,分别占27.3±6.6%和17.3±3.6%,其次是机动车和餐饮则各占16.8±2.4%和16.3±2.0%;夏季只解析出了44.3±6.7%的OC浓度,显示二次转化过程对POM的贡献,在解析出的来源中以餐饮源排放贡献最大,占19.2±4.2%,其次是机动车14.7±2.4%。

颗粒有机物 源解析 大气污染物

王俏巧 邵敏

环境模拟与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 100871

国内会议

第四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

南京

中文

331-332

2007-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