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中药材GAP忽视生物遗传多态性规律的研究
目的:阐明中药材GAP研究应遵循生物遗传多态性规律。方法:根据遗传学、遗传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原理,结合中医药学科属性与中药药效物质作用的本质,分析GAP研究遵循生物多态性规律的科学内涵;同时根据中药现代化的要求,提出了中药材质控的现代化模式及其研究方法。结果:与西药相比,中药为自然界的产物,多由动植物组成,其有效成分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初生、次生代谢酶系,特别是CYP450酶系的作用下合成,进入人体内能被人体的代谢酶系代谢并与原植物代谢酶相似的人体内受体酶靶点产生诱导、抑制和不可逆等反应,按质量作用定律,人体必然向与中药药性相反的方向移动,达到中医学上的”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等的反治互补的效应作用,体现”网通虹势”现象,中药与人体的作用本质是双重遗传药理学的作用。GAP研究首先应遵循中药材自身的生物多态性规律,其次应受人体遗传药理学个性化用药原理指导。结论:中药与人体的药理作用体现生物问双重遗传药理学规律;中药及人体的遗传多态性是客观存在,不能因标准化的种植而消失;应用遗传多态性方法来研究中药与人体遗传中药药理学作用本质规律,在保持品种稳定,不改变原药材生长的习性前提下,遵循原药材的遗传多态规律的前提下,中药材应重点研究中药材遗传多态性规律;单次投药量;中药材与人体的”网通虹势”遗传药理学作用规律,建立体现多成分,具遗传多态性,动态、平衡、个性与整体综合化的中药材质量控制模式。
GAP 生物多态性 中药材 中药现代化 遗传药理学 遗传中药药理学
贺福元 周宏灏 罗杰英 刘塔斯 邓凯文
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0078;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7 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0078 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7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国内会议
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
长沙
中文
205-211
2007-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